消弭歧視的溫柔-零壹號:也許你沒看見的弱勢

文/李秉真、廖博弘、林冠佑
圖/吳品潔、李秉真
「一開始來到台灣時,對於環境不熟悉,飲食方面有所不習慣,也沒甚麼朋友,只能待在家裡帶小孩。起初好像台灣人有點歧視大陸來的媳婦(現在沒有這個狀況了)。就業方面,找工作比較困難,一來習俗不一樣,也聽不懂什麼台語,二來許多工作要有學歷證明,很多地方也不承認大陸的高中學歷,只有比較知名的大學例外,所以只能打計時工。後來有去政府就業課程,學習一技之長之後就比較好找工作。」 新北市永和區,來自一位新移民媽媽的口述。
過往,我們常以「外籍新娘」來稱呼因婚配來台的東南亞籍女性,然而,這樣的稱號將他們侷限在婚姻與家庭的框架之中,因此 2003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更名活動,當時「新移民女性」獲得多數人贊同,臺灣社會逐漸以「新移民女性」 一詞取代原先稱呼,表示對她們的尊重。
然而,名詞與定義的轉變,似乎未能扭轉新移民女性在這塊土地上面臨的困境。她們在花樣年華的年紀,選擇離開熟悉的社會,進入一個在語言、風俗,甚至是生活習慣差異很大的環境中,必須獨自面對生活上的不方便、社會上的不對等關係與歧視,甚至出現了所謂的「社會排除」現象。這樣的排除情形在勞動市場、人際關係、文化、甚至是制度上同時發生。新住民女性在生活上所感受到的困擾與歧視更甚於男性,這樣的困擾可能來自經濟、生活權益,以及夫妻相處關係。由於這些來台的新住民女性,很大一部分是透過婚姻仲介完成,造成了夫妻地位權力地位不平等的狀況,婚配的模式更衍生出其他問題,如:商品化婚姻、婚姻暴力等。
在眾多困擾他們的問題當中,我們選擇三個影響最大的向大家介紹。根據內政部對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生活需求報告,新住民通常面臨「經濟問題」、「就業問題」、「子女教育或溝通」問題所困擾。
經濟及就業方面,由於他們普遍教育程度較低,多從事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或家庭幫傭等進入門檻較低的職業為主,薪資所得較低,轉換跑道不易,且來台初期要需以貸款方式支付給人力仲介龐大的仲介費,平均需要十個月才能將債務還清,使他們經濟上較為困難。
家庭及子女教育方面,由於新移民女性來到台灣,可能因本身所受教育有限,無法在原國家找到合適工作,或者本身在當地也未能找到理想對象。教育程度以及語言限制,使她們在教育子女時所承受的壓力沉重。
除了家庭教育,孩童在學校時也時常面臨不適應之問題。有時候,新移民媽媽會將子女送回本國,交由外公外婆照顧,但是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並不相同,舉例來說,越南的小學為五年制,國中為四年制,當孩子國小五年級將畢業之時,媽媽將他帶回台灣撫養,本來應該升上國一的孩子可能因為語言或學習重點的落差,而必須受到就學安置(降至較低年級就讀),對於孩子而言心理上會有不適應的現象發生。其次,文化的非主流地位,使這群孩子在學校容易遭到文化適應上問題,例如因為長相的不同而被標籤化,致使其產生文化認同的問題,甚至無法自我認同看清自己, 缺乏自信並感到自卑。
這麼多的困境,政府有何作為?
為了舒緩新住民在台灣環境的諸多困擾,政府設立了許多輔助的政策,包括醫療、生活、就業等等方面的補助。
醫療方面,對於設籍前尚未納入健保的新住民設有醫療補助基金,而對已經入保的經濟弱勢家庭另外設有經濟弱勢健保補助。
生活方面,政府設有許多專班彌補文化之間的差距與增進生活上的能力。為了舒緩特殊境遇外籍配偶家庭的困難,設有緊急生活扶助和設籍前特殊境遇扶助等等津貼及補助項目。
就業方面,放寬外籍配偶的在臺工作限制 ,使婚姻關係消滅之配偶只要經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准予繼續居留者,可免經許可在臺灣工作,也有臨時工作津貼與求職交通補助金等。
內政部也成立「外籍配偶諮詢專線0800-088-885」,提供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輔導、教育、就業、醫療等相關資訊諮詢及通譯服務,希望能夠為他們帶來實質的幫助。

日前,恰好有機會參加「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陳美茹女士對於新移民議題的分享。她在演講的過程中總是笑得非常溫暖,以幽默的方式告訴我們,她所陪伴過的新移民女性的故事。其中,賽珍珠基金會及美國花旗銀行共同推出的「新移民媽媽的幸福帳本」令我印象深刻。他們教導這些媽媽們如何記帳,如何分析自己每個月金錢的流向,並找到她們的財務漏洞。她說:「我們並不是要她存很多錢,只要有存到錢,就算只是一塊錢,我們都會覺得非常開心。」
時至今日,民間有東南亞母語課程、新住民子女就學安置,政府有就業輔助、扶助項目。你說歧視還存不存在?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想過或未曾想過停下來,也許無聲也許艱難地,踏踩著時序中的分秒,與我們一樣,討生活。
「關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希望這篇文章能引起你的關心,日後在街巷裡遇到這群勇敢的女人們,別忘了給她們多一點溫暖。
更多關於賽珍珠基金會訊息:http://www.psbf.org.tw
更多新住民故事,敬請期待零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