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歧視的溫柔 零貳號:移工的台灣旅程
文/李秉真、廖博弘、林冠佑 圖/李秉真 註:本篇為結合政府公告資訊及演講內容之文章,非正式專訪文

(圖1:演講照片)
走在台北車站大廳,你有觀察過處在週遭的人們嗎?或是,你知道他們從哪裡、為何而來嗎?移工(外籍勞工)群聚的台北車站,你我也許都不陌生,但我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聽聽他們的故事,也從未想過他們生活的樣貌為何。
首先,想跟大家簡述一下移工在台灣的現況及他們的困境。
移工在台灣的勞動人口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且人數高達63萬,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泰國及越南,其中又以印尼為最多,佔四成左右,他們多半從事製造業及社福產業,社福勞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有機會接觸到的,包含了看護工及家庭幫傭。在台灣長照政策尚未完善的背景之下,高齡化現象使得勞力需求大量增加,但台灣目前照護人力短缺,使移工在台灣的長期照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台灣的就業市場對外籍勞工來說,是一個值得離鄉背井的誘因,但來台後卻遇到了不少困難。

他,是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
「你知道嗎?每40個台灣人,就有一個移工。」
這便是One-forty的由來。
(圖2:One-forty logo)
因為凱翔,我才有幸得知許多移工的故事。之前曾因為學校課程,有機會聽到他的演講,後來就一直有關注這個充滿夢想的組織(無論是團隊或官網都非常可愛,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網站上的故事)。這次參加的這場演講辦在one-forty萌芽地:Impacthub Taipei,我突然被這個場域的名稱感動,從Impacthub出來的組織真的在創造他們的影響力,讓大眾更容易理解移工議題,讓每個東南亞移工的跨國旅程,過得值得且有意義。
每個星期天,許多故事在台北車站上演。
移工會聚集在此,帶他們自己做的菜分享給大家,會在這裡慶生,甚至有人在這裡求婚。 你也許會好奇,為什麼他們這麼喜歡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們不去華山逛展覽、去信義區逛百貨公司呢?由於台灣社會普遍對他們還是比較有偏見,他們去那些地方會感到不自在,大家好像都在看他們,覺得他們很奇怪,所以他們選擇這個自在的場域,在那裡得到、創造身為人不可或缺的友情與關愛。

(圖3:演講照片)
One-forty為了讓大眾對他們有更多了解,在去年進行一個「六分鐘面對面」的社會實驗,邀請一百個台灣人及東南亞移工,面對面看著對方,並將實驗拍攝成影片,希望讓每個人了解「其實大家都一樣」,沒有必要因為國籍或語言的不同,區分你們我們及他們。

(圖4:演講照片)
許多移工來台,都希望自己能夠存到一筆錢,回到家鄉時可以開間店做小本生意,因此One-forty 也在北車附近租教室,為移工開設「移工人生學校」,教他們中文、儲蓄理財、簡報技巧等,讓他們有機會實現夢想,也能對自己更有自信。
「偏見的存在,有時候是因為沒有機會去接觸與認識。」
每個月最後一個禮拜天,One-forty會辦「東南亞星期天」,透過分享會、小旅行 、才藝表演等形式,讓大眾認識移工的生活,拉近台灣人與移工之間的距離。他們也在官網設置部落格,撰寫移工的專訪,並建立移工故事頻道,追蹤移工回國後的生活。他們就像移工的家,陪伴這群移工在台灣的生活過得精彩不後悔。
在他播放的影片當中,有一段話幾乎讓我感動落淚。有一位即將回到自己國家的移工對他們說:「我真的很希望我結婚的時候你們會到我家。」One-forty從剛開始被移工以為是要騙錢或是賣電話卡給他們,短短兩年間,成為移工的朋友、成為能夠出席婚宴的家人 ,其中付出的努力不證自明。
「如果你還是大學生 ,你可以參加東南亞星期天,也可以去我們的網站看看移工們的故事。」凱翔說。
看更多關於One-forty的訊息:https://one-forty.org